很遗憾,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,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!
来源:贝博bb66 发布时间:2025-09-19 16:06:00
9月15日,《广西日报》以:“从传统粮工到智慧粮匠人”为题,报道我校主动应变,向数而行、向智而生、向乡而兴、向海而拓,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引领,构建“教师、教材、教法”三教协同新生态,推动人才教育培训从“传统粮工”向现代“智慧粮匠”跨越,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。
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,加快发展粮食领域新质生产力,是夯实国家安全根基的重要举措。当前,粮油食品产业正经历深刻的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,对传统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带来挑战,也带来新机遇。作为全国六所粮食高职院校之一,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(以下简称“学校”)主动应变,向数而行、向智而生、向乡而兴、向海而拓,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引领,构建“教师、教材、教法”三教协同新生态,推动人才培养从“传统粮工”向现代“智慧粮匠”跨越,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。
学校坚持以标准研制为抓手,构建“企业实践感知—学历提升赋能—企业实践深化—技术攻关突破—成果转化升华—政府建言献策”六阶递进培养路径,打造产教协同的卓越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。参与制定《高职专科粮食储运与质量安全专业教学标准和简介》等3项国家教学标准,统一全国中高职粮食人才培养基准。依托广西粮食产业学院、广西香米产业研究院、广西米粉产业学院等平台,主持制定《广西香米》《西林冷水米》等团体标准,承办广西香米区域公共品牌logo设计大赛,助力“广西香米”区域公共品牌打造,提升特色粮油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。主持制定《广西优质稻谷储运技术规范》《粮仓气密、保温、防潮一体化技术规范》等团体标准,推广节粮减损技术,服务大国粮仓建设。主持及参与制定《预制五色糯米饭加工作业规程》《预制广西生榨米粉加工作业规程》及23项南宁老友粉团体标准,推动实现“用标准守护味道,以产业弘扬文化”。面向“一带一路”,主持制定《谷物加工技术员》(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教育标准)等3项国际化标准,彰显国际输出能力。此外,还参与制定《玉米粉》等国家级标准2项、粮食行业标准4项、广西特色食品地方和团体标准101项,通过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等渠道宣传、推广并应用,助力乡村振兴。
通过标准研制,学校深化产业认知,强化科研创新,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,3名教师在职获博士学位,7项提案获自治区政府采纳。1人获“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技能大师”称号,1人入选ISO/TC34/SC11国内技术对口工作组专家,“粮食储运与质量安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”获自治区级立项,1支团队入选“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”,形成粮油食品专业教师能力标准,实现教师“双师”素养全面提升。
学校紧扣新质生产力人才培育核心需求,热情参加推进国家物资储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,创新构建“课程引领—教材载体—资源库支撑—实训基地验证”智慧人才教育培训体系,提升人才行业适配性。将AI通识课程纳入活模块多接口课程教学体系中,提升学生数字化实践能力。响应大食物观理念,聚焦智慧储粮与食品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,将粮食安全、“四新”技术、团队成果融入教材,编写《食品加工与创新实践》《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证手册》等特色教材15部(其中国家规划教材4部,数字化教材3部),充足表现“岗课赛证创”融通。结合广西香米、米粉、特色水果等优势产业集群,将地方案例融入教学,设立校企双向博士工作站,推动成果转化,服务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与乡村振兴。
完成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UK ERIC国际认证,主持编写《东盟国际税收管理发展报告(2023)》等3部专著,开发《果蔬制品的生产的基本工艺与检测技术》等国际化数字教材及《广西特色米类食品加工》等3项东盟国际化培训资源包,强化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在粮食贸易、加工领域的合作交流。通过“政行企校研”协同,建成食品营养与检测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、建设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数字资源库等云端载体;建成教育部粮油产品安全检测实训基地、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等6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实践平台(含2个自治区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),建设“人工智能+”实训基地,协助广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单位推进AI赋能粮食行业管理与智慧粮仓建设。2023年11月,学校成功承办第六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,构建“教学训创赛”一体的育人新格局。
学校成立粮油食品产业虚拟教研室,对接产业数字技术需求,锚定人才教育培训方向;组建多校混编的课程教学虚拟教研室,创设“数智双驱六技进阶”教学法。依托超星学习通、自治区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(智慧粮业与数字粮仓)、国家级及自治区级粮油食品专业示范性实训基地、各级职业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,推进“识技—仿技—练技—熟技—创技—传技”六技递进培养,助力学生实现从生手到能手转变,靶向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、跨界整合、创新创业三大核心能力。“数智双驱六技进阶”教学法实施效果非常明显,有效破解新质生产力下学生数字与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足的难题,培养出一批政治过硬、业务扎实的“智慧粮匠”:学生获国家级科创、数字类比赛奖项6项(一等奖/特等奖3项),国家级技能比赛奖项8项(金奖/一等奖3项),1名毕业生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中央储备系统“两个确保”忠诚奉献奖,1名毕业生主要参与研制的《粮食低温储藏智能温控一体化系统》为全国30多家公司可以提供技术参考。
通过系统改革,学校实现“金师、金课、金地、金教材、金专业”丰收,粮食储运与质量安全专业连续三年位居金平果专业排名第一,两次入选自治区级高水平专业群;学校获“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”称号。未来,学校将继续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,继续深化三教改革,拓展智慧融合的深度与广度,培养更多具备家国情怀、工匠精神、数字素养与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“智慧粮匠”,为端牢“中国饭碗”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。
上一篇:新华贸MALL